青少年階段對「人」會感到特別好奇,這樣的好奇也體現在一心為期一週的移地教學當中,打從確定要和上華蒙特梭利教育機構進行交流,一心同學們就開始為要接待19位老師同學們緊張著,但同時也感受到他們的興奮雀躍,因為又是一個可以認識新朋友的美好時機。
猶記第一天一心同學共同整理環境、總彩排、畫黑板準備迎接上華的到來,彼此於校門口相見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心同學的害羞,不同的是上華同學有股熱情釋放出來,他們走了約四十幾分鐘的路程才抵達,雖然又熱又累,但他們很快地跟上活動的腳步;在堪稱最尷尬的破冰儀式裡,大家透過輪流自我介紹及參與一心安排的躲避球和大漁網遊戲洗禮後氣氛更融洽了。夜晚的美食PK賽也令人讚嘆,三組同學很快地展現出團隊感,小隊長們努力地分配工作,一同在時間內完成不同難度的料理,調味、份量掌握的剛好,大家將創意發揮在擺盤上,有走法式風格的,也有中西合併的,就在圍桌共進晚餐中看到他們彼此更熟悉一點。
第二天的微經濟課程,看見上華同學很投入於各組的教學中,咖啡組認真聽著小隊長的說明,每個都躍躍欲試,也會耐心等待輪流操作,看著他們自己泡咖啡、一起品嘗討論其中味道,是個喝咖啡的小大人啊!杯墊組小隊長仔細地介紹杯墊的歷史與用途,接著帶領上華同學打底稿及上色,看著大家一步步將空白杯墊畫上自己心目中的圖像,讓我體認到美感是從孩子內在油然而生的,且每個人對美的認知與詮釋皆獨一無二。
優格組小隊長在課程前一直緊張著,但他努力講完所準備的簡報、帶同學製作優格和幕斯,並嘗試和新朋友對話,上華同學也在靜靜聆聽及操作中給予最大支持;木工組是由兩位壯碩學長帶領,小隊長站在走廊上講解木工製作流程,接著進行工具操作,因為攸關安全性,因此小隊長時常手把手教導上華同學,在領導與被領導中各自呈現穩重、互助、創意,所有的特質自然流露。
第三天可以說是本次交流的重頭戲,要爬抹茶山啦!感受到上華的老師與同學滿心期待,很幸運當天氣候涼爽,這次我走在隊伍最前面,回頭看著大家排成長長地一條龍如同被山神召喚般邁著步伐持續向前,上山的過程中由於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同,我們分成幾組隊伍走走停停,每組邊爬山邊聊著自己的話題彼此交流著,我和幾位體力不錯的同學一路說笑,當下也不在被還有幾公里所困擾,只管享受大自然、與人交流。在山頂看著大家一個個抵達,內心有些彭湃,也為他們突破自己同感開心,爬山的精華或許不在登頂,而是一路上的互動、陪伴與自我獨處;值得一提的還有當天負責採買食材與煮晚餐的組別,坦蕩接受自己爬山的疲憊繼續努力完成團隊工作。
第四天一心與上華同學繼續投入在製作輕黏土模型、濾水器、畫海報等各項工作,專注工作、敞開玩耍,在動與靜之間掌握的剛剛好。夜晚的營火晚會是眾所矚目的,上華同學在這幾天奮力彩排著,一心剛組成的三棟也熬夜練習;晚會在主持人的招呼聲中展開,營火用力燃燒著,音樂、歌唱、舞蹈、詩歌、鋼琴、小提琴、跆拳道、圓周率背誦輪番演出,比手畫腳讓大家笑開懷,最後的真心話也體現青少年對人與異性的好奇,是自我表達與欣賞他人的夜晚啊!
第五天我們要暫時為活動畫下句點,早上一如往常的在教室吃早餐,上華同學陸續將行李搬上車,有些人邊在進行最後的海報設計,雖然沒有刻意提起等等即將道別,但氣氛中顯露一些不捨氣息;來到成果發表階段,各組輪流上台分享這一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儘管只是短短幾句話,皆能感受到大家對這次活動的體驗新奇且豐盛,最後進行一心重要的會議活動夕圈,大家圍成大圓述說著這幾天做的不錯的事、可以改善的議題以及心情感謝,依依不捨的氛圍更重了一些。
移地後記:
對我來說,移地教學的活動精隨在於認識每個個體的獨特性,人人都是一種文化,如何在團體活動裡尊重欣賞個別差異、勇於表達自我、友善傾聽他人、為工作與目標協同合作以及認識自我與團隊價值,這些練習將發生在每項大活動中,並透過每次的練習深化於同學們心中,也再次體認到教育的基本核心是「陪伴」,老師和同學相互陪伴,從中學習、玩耍走過最青春的青春期。
|